图为:1901年4月2日从汉口寄往英国的明信片,印有十九世纪末的汉口英国总领事馆。 早在清末1861年,英国就曾在汉设立总领事馆。100多年前,武汉与英国的交往发生了哪些故事?“布衣参事”陈勇曾接受媒体采访,展示武汉与英国的百年往事。 百年领馆官邸今犹在 1861年,汉口开埠。此前3年,英国就曾派特使来汉考察。据《清史稿》记载,1858年12月6日,英国特使额尔金乘巡洋舰“狂怒”号到达汉口,“刺探形势,逾月而返”。1861年3月,英国在汉口划定英租界;4月,领事馆在租界内设立,此为外国在汉最早设立的领事机构。 陈勇拿出了多张以汉口英领馆为画面的明信片。其中一张为1901年4月2日从汉口寄往英国,明信片上可以看出,英领馆是一栋两层建筑,带有明显的英伦风格,依稀能看清白色的圆柱和栏杆,周围绿树掩映。建筑外围修有院墙,两名身着西服的外国男子拿着手杖,靠在院墙外遛狗。另外一张明信片则展示了冬季雪天下的英领馆,几名挑担者路过院墙外。 这一领事机构于1951年关闭,原址保存至今,现位于汉口天津路10号。领事馆原来共3幢大楼,1944年被炸毁一幢,1946年重建一幢、修理一幢,目前领事馆官邸楼由闻一多基金会在内办公。 有意思的是,1859年,额尔金在伦敦出版了《额尔金书信和日记选》,详细记载了他在中国、包括武汉的行程。陈勇现藏有这套书,书中描写了额尔金曾登上龟山观察三镇全景,在武昌拜会了当时的湖广总督官文,并为官文等清朝官员拍摄了一张合影。多名专家证实,这是有记载的、武汉历史上最早的一张照片。 汉口被誉为“东方的曼彻斯特” 凭借出口茶叶,汉口迅速成为有世界影响的贸易中心。英国愈加重视与汉口的贸易往来,1863年,麦加利银行(即今英国渣打银行)瞅准商机,在洞庭街41号开设分行大楼。这是汉口开埠史上第一家外资银行。1866年,汇丰银行进驻。从陈勇收集的当年照片可以看到,英租界内高楼林立,一派繁华。 1888年至1914年,英国每年都编写《汉口贸易报告》,统计汉口进出口贸易数额及货物种类。陈勇收藏了其中20个年度的原版报告,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汉口贸易以茶叶居多。 为人熟知的是,大汉口一度被誉为“东方芝加哥”。事实上,汉口的美誉不止一个。1920年英国出版《PeopleofAllNations》一书中称,汉口是中国内地茶叶贸易中心,是“东方的曼彻斯特”。由此可见英国人对于汉口的重视程度。 文化教育往来频繁 陈勇说,当年的中英贸易,有着不平等的历史色彩。不过,英国也将汉口作为一个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不断发现其魅力。 陈勇多年前从美国淘回一批19世纪末英国的瓷器碗碟。这些碗碟由“Woods Burslem England”制造,底部印有“HANKOW”(汉口)字样,正面中间勾勒有黄鹤楼、柳树、飞鸟、长江等风景,颇有白云黄鹤般的唐诗意境。瓷器背面已出现开片现象。“这说明,英国人很喜欢汉口的风景,并且还把它作为一种系列品牌予以打造。” 不仅如此,世界上第一份以图画为内容主体的周刊—《伦敦新闻画报》多次将镜头对准汉口。1873年4月19日,刊登一组中国素描,其中一张为汉口一家剧院的欢乐场景,台上外国男女身着中世纪华服表演,台下观众聚精会神观看;1889年刊登龙王庙码头照片,图片说明披露汉口即将修建铁路;1899年,此刊称汉口为“中国的商业中心”,刊登了汉口江边运茶船只卸货的照片。“他们还把加拿大魁北克的江景和汉口江景进行比较。”陈勇说,汉口江面开阔,船只往来,两岸繁华,似比魁北克风景更胜。 在汉兴办学校的外国人也以英国人居多。1896年,英国传教士杨格非在汉口开办第一所综合性学校—博学书院,是现在武汉市第四中学的前身。陈勇收藏的传教士杨格非的原版传记就有十几种之多。 陈勇说,英国是第一个与武汉通商的西方国家,武汉也曾是英国在中国内地最大的贸易伙伴。如今中国不断强盛,中英关系今非昔比。此次英国驻汉总领馆的开设,更彰显大武汉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今年,他将提交加强武汉与英国贸易往来的建议。 |
(作者: 编辑: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