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人文江汉 | 从民间艺术到国粹,“她”为何让一代代中国人沉醉……

发布时间:2018-12-19 20:48:39来源:江汉之声

  京剧

  你好

  很高兴认识你

  从民间艺术 到国粹

  

  京剧作为国粹,

  传承时间其实只有两百多年,

  但偏偏就是这支年轻的戏种,

  成为了中国戏曲类集大成者。

  这,就得先从“她”的诞生说起。

  “徽汉合流”雏形初现

  1790年,也就是乾隆55年,这位喜爱“集大成”的皇帝在大寿期间,诏来了扬州著名的三庆徽班,其后四喜、和春、春台等徽班相继进京。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着天子脚下好讨生活,江汉平原唱着汉调跑着码头的戏曲艺人,也去往了北京城。徽调、汉调、昆曲、秦腔……以及各种民间曲调在北京融合,再用着当时的北京话唱出,京剧雏形由此出现,并形成了“班曰徽班,调曰汉调”的局面。

  

  熟悉京剧的人,一定知道“皮黄”。皮为“西皮”,秦腔经湖北襄阳传到武昌、汉口一带后,同当地民间曲调结合演变出了较为高亢刚劲的“西皮腔”。黄称“二黄”,来自安徽形成于鄂东与安徽毗邻地区,抒情性较强,一般适合于表现沉郁、凄凉的感情。

  徽汉合流后,京剧的唱腔,以此为两大支柱,不断创新出新的表现形式,从而包容性极强。

  一入“梨园”误终生

  京剧行当里,名角大腕不少,梅尚程荀自不用说,出自武汉的京剧泰斗谭鑫培也赫赫有名。但仍有人叹息“三年一个状元,十年出不了一个角儿”,原因还在于它的博大精深。

  

  (谭鑫培及其《定军山》扮相)

  对于现在的老京剧艺术家们,一开始被吸引很多是在接触那八个“样板戏”之后。机智果敢的阿庆嫂、英勇无畏的杨子荣……文革时期,京剧好似美的化身。

  到了现在,京剧表演主要分为古装戏和现代戏。以歌颂帝王将相为主的古装戏,造型夸张舞台华丽,《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大家耳熟能详。以“样板戏”为基础的现代戏,唱腔丰富、节奏明快。不管是哪种,都让人为之痴迷。

  

  

  在对江汉区京剧爱好者的采访中,武汉雅乐汇京剧票社指导老师曹文慧就说道:“京剧,要么就不要靠拢,靠拢了就离不开。”

  曹文慧出身京剧世家,打小练着童子功,青年时期加入文工团,四处演出。对于她来说,少年学艺不知苦,中年为前路彷徨,而今依旧是没离了这“梨园行”,不唱上两句,难受!

  

  有趣的是,不光专业京剧表演者,很多业余票友也表示,起初没感觉,越接触越喜爱。

  (音频中是雅乐汇剧社副团长清唱的小段《西风烈》,她作为业余爱好者,学习京剧不过半年,现在已能唱的像模像样。)

  因为热爱、为了生存、家族传承……接触京剧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坚持唱下来只有一个理由——离不开。它的这般魔力,说不清道不明,但总是源于一个字——美!

  京剧之美

  人物美

  京剧的人物角色分“生、旦、净、丑”(“末”行,多为挂着大胡子的中老年男子,现归为“生”行),每个行当里,又分若干支系。一张张脸谱描绘下,演绎出皇室宫廷、市井百态……

  

  表演时有“四功五法”,即所谓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手为势,眼为灵,身为主,法为源,步为根”,一招一式都有严格的规范和特定的韵味。如:旦角的兰花指、菊花拳、水袖功;老生的台步、圆场、髯口功等。

  

  在这层层嵌套下,塑造出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当表演者站上舞台,他的一颦一簇、举手投足,都是为了角色而生。

  唱腔美

  不懂戏的人听京剧,只听得咿咿呀呀高低顿挫,懂的,便宛如天籁。

  京剧唱腔基本属于板腔体,以“西皮”和“二黄”为主要腔调,由“皮黄”衍生出来的“反西皮”和“反二簧”,感情色彩比二者更为强烈。除此之外,还有“四平调”“高拨子”“南梆子”等诸腔调的运用。博采这许多腔调的长处,京剧唱腔富于变化而优美动听。

  

  (程砚秋及其《锁麟囊》扮相)

  1941年,程砚秋在上海黄金大戏院公演《锁麟囊》时,引得台下的“程迷”们随之合唱,曾轰动过大上海,可见唱腔的魅力。

  扮相美

  京剧的扮相可以说是相当华丽了,从服饰上看,京剧传统服饰主要参照明朝服饰样式,还兼容了唐、宋、元、清等朝代服饰特点,珠光耀耀、银甲闪烁,十分抢眼。

  

  面部抹彩、勾脸、贴片、勒头……一系列复杂的涂抹描绘后,抹去了演员本身的形象,只留下一个个特征鲜明的角色。红脸的关公、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京剧脸谱浓墨重彩,直逼眼球。

  

  

  配乐美

  不同于西方歌剧宏大的交响乐队,京剧的音乐伴奏较为简单。“一台锣鼓半场戏”,有少数的锣鼓类打击乐器,再配上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唢呐等管弦乐,不论文场还是武场都能撑得起来,还不需要指挥,全凭乐师们配合把握。

  

  

  一把老旧的京胡,不知陪了乐师几多年

  江汉戏迷

  也许有人会觉得,京剧没落了,没多少人爱听、会唱。但当你真的去了解“她”,会发现,仍有很多人为了她的传承奔走,仍有很多人为她着迷。

  江汉区北湖正街坐落着武汉市京剧院,前进四路的文化馆有三个京剧团体,还有大大小小的街道社区艺术团……京剧,在江汉沃土上悄然壮大。

  武汉京剧院:

  

  武汉京剧院成立于1950年1月18日,首任团长为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先生,继任团长为著名"麒门大弟子"高百岁先生,现任院长为国家一级演员刘薇同志。

  武汉京剧院一直致力于打造有江城特色的京剧,为让更多年轻人走进剧场而努力。创作出大量有本土色彩的剧目,如:《三寸金莲》、《生活秀》、《水上灯》等等,在全国名声斐然。

  (《三寸金莲》片段欣赏)

  建团近70年里,上演的大小剧目,受到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曾赴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瑞典、日本、韩国、台湾、澳门等国家及地区进行文化交流。

  江汉区文化馆国剧社:

  

  成立于1997年,是区文化馆馆属的群众团体,现有社员45名。作为拥有众多资深票友的京剧团体,“国剧社”演出过很多经典曲目,其中《八珍汤》和《金龟记》在武汉业余界只有其演出过全本。

  武汉雅乐汇京剧票社:

  

  创办于2013年5月,现有团员22人,组织过专场演出近20多场、专场宣传演出团7次,为江汉区青年团员、退休老干部、社区居民都送上过精彩的表演。他们中年级最大已经70多岁,都是铁杆的戏迷。

  武汉青年京剧社:

  

  创办于2009年8月,是由来自武汉三镇在校在职的一群“80”、“90”年轻人组成的京剧社团。发展至今有近30人,年龄最小只有10岁。这群年轻人本着“开弓没有回头箭”的执着心态,虚心学戏,在多项大赛中取得佳绩。

  如果你乐于尝试、喜爱传统文化,不妨去试着接触京剧,三言两语只能道得冰山一角,投入其中方能见其广博精湛。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探索与继承。

  撰稿、摄影:童克琴

  编辑:李江东

  (部分图片由武汉京剧院及江汉区文化馆提供,首图动图@卢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