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友抛洒李德威教授骨灰 记者 李子云 摄
亲友抛洒李德威教授骨灰 记者 李子云 摄
李德威教授的骨灰同花瓣一起,随拉萨河水流淌,魂归青藏高原。记者 李子云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9月27日讯(记者杨佳峰 张皓练) “李老师,我们把你带到青藏高原了。你常说青藏高原是你的野外实验室,这里有丰富的矿产,清洁无污染的固热能,今后,你可以在这里快乐安心地寻找矿产,勘探地热……”27日上午12时,在李德威的学生及同事、亲友的拥簇下,李德威的骨灰遵照其生前遗嘱,被撒向青藏高原冈底斯山墨竹工卡县甲玛乡的拉萨河谷。
骨灰抛洒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调院副院长边建华主持骨灰抛洒仪式。在海拔4000米的冈底斯山山坡上,骨灰抛洒仪式简短庄重,大家肃立默哀,向李德威纪念碑敬献哈达。
仪式之前,几位藏族同胞自告奋勇扛起李德威的纪念碑就往山上爬,来自西藏地调院的贺丽看到碑上的文字泪流满面。“李德威对青藏有感情,我们也把他视为亲人。”
仪式结束,亲友们来到拉萨河边,轻轻捧起花瓣拌合的骨灰撒向拉萨河。一片片黄的白的小花飘落在清澈的拉萨河面,缓缓向下游飘去。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李德威生前在青藏高原科考30年,发扬红军长征精神,行程8万公里,踏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取得系列科研成果,生命最后一息还在牵挂祖国的清洁能源开发。
“李德威教授生前在这座山科考了很久,曾经准确预测过此处有大型铜矿。”李德威的学生刘德民告诉长江日报记者,骨灰撒放处方圆100公里的区域都留下了李德威教授的足迹,他准确预测了这里的铜矿矿藏,如今亚洲最大的斑岩铜矿场已在这里建起。拉萨河是拉萨人民的母亲河,最终汇入雅鲁藏布江,把李老师放在这里,寓意李老师生前敢于挑战权威、勇于创新、忧国忧民、矢志不渝的精神源远流长。
李德威的弟弟李小威说,哥哥李德威生前被称为青藏高原上的“小山羊”,在这里科考30年,青藏高原早已和他的生命融为一体,骨灰回青藏是他的遗愿。
“他早就是半个西藏人了,青藏高原是他付出一生的地方,魂归青藏是一种慰藉。”西藏地勘局二大队巴桑次仁和尼玛旺久曾经和李德威教授生前合作过多年,足迹踏遍定结、定日、陈塘等青藏高原的角角落落,结下了深厚友谊,对一天能步行50公里高原山路的李德威离世至今不敢相信。
刘德民代表师生亲友回顾了李德威与青藏高原的科研往事,刘德民说,拉萨河流经冈底斯山,与雅鲁藏布江汇合,流经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是李德威预测矿产地之一,雅鲁藏布江是李德威质疑板块构造学说地之一,喜马拉雅是李德威提出下地壳层流假说的地方之一。“青藏高原就是李德威教授的实验室,他对青藏高原感情很深。”
现场亲友将长江日报等报纸报道的李德威新闻复印件燃尽,寄托哀思。他们想把社会对李德威的高度肯定,尤其是对李德威爱国奉献、不忘初心、勇攀高峰、淡泊明志精神的认可,让另一个世界的他知道,并获得慰藉。“他生前要是知道,该有多高兴啊。”
被誉为挑战板块学说第一人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李德威在临终前写下了“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的遗言,即使在病床上的最后4个月依然工作不息,其生前事迹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中国国家博物馆因其精神价值而准备收藏李德威的生前遗言和科考随身物品。
(作者:王会)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