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威纪念碑安放在青藏高原冈底斯山腰上长江日报特派记者李子云 摄
9月27日,李德威骨灰遵照其遗嘱撒向青藏高原冈底斯山下的拉萨河谷
长江日报特派记者李子云 摄
9月27日,李德威再一次回到青藏高原,他留下不会再走了——他长眠在冈底斯山脚下墨竹工卡县甲玛乡的拉萨河谷。
为何他一生默默无闻,去世后却名动天下?为何他的理论至今无定论,学术界却一致纪念他?为何身在高冷的地矿学界,他的声望却广布全社会?
两周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李德威病逝,享年56岁,临终留下“一半骨灰落葬青藏高原”的遗言。弥留之际,他拼尽力气在纸条上写下“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这成了他未了的心愿和最后的牵挂。
9月27日中午12时,在李德威的学生及同事、亲友陪伴下,李德威的骨灰遵照其遗嘱被撒向青藏高原冈底斯山脚下的墨竹工卡县甲玛乡拉萨河谷。
为何他一生默默无闻,去世后却名动天下?
——“他有超出一般人的至深的眷恋”
拉萨河的天空,碧蓝如洗。中午12时,一片片花瓣撒落在清澈的河面,缓缓向下游漂去。
“李老师,我们把你带到青藏高原了。你常说青藏高原是你的野外实验室,今后,你可以在这里快乐安心地寻找矿产,勘探地热。”遵照李德威遗嘱,他的学生、同事和亲友,捧起花瓣拌和的骨灰撒向拉萨河。
“哥哥走后,他的爱国奉献、独立思考、淡泊明志打动了很多陌生人。”李德威的弟弟李小威说。
生前默默无闻,身后却在网络上刷了屏。李德威病逝后,多篇纪念他的文章在网络上传播,阅读量瞬间超过“10万+”,十字纸条打动了万千网友。经网友提议,国家博物馆有关方面表达了收藏这张纸条的意愿。缅怀李德威的各类文章,还在不断涌现。
“他没有学术大‘帽子’,也没有一官半职,只是全国数十万地质工作者中的普通一员,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是不是他身上有什么非常特别的东西?”同事罗林波在悼文中追问。
“他有超出一般人的至深的眷恋。”普仁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胡桂英目睹了李德威在病床上写下十字纸条的情景。当时他时常昏迷,戴上了呼吸机,可醒来时嘴里念念有词。医护人员给他找来纸和笔。第一次,他费尽力气写下十个字,字写得歪歪扭扭,看不清;第二次,他费了更大的力气,写得能辨认了,是“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
“他有比一般人更强的执著。”刘德民副教授是李德威指导过的学生。李德威两次在病房开科研组会,每日不停见学生,直到住进重症监护室不能言语。刘德民说,他知道自己撑不了多久了,他在与时间赛跑,一心想抓住最后的时间,安排好身后的科研事业。
“他是为社会、为科学而生的人,活得纯粹。”妻子夏芳在李德威生命的最后4个月,一直陪伴着他。间断性低烧和咳嗽,几个月没好,夏芳强行把丈夫“拖”进了医院,但他仅住了8天,就“逃”出去准备次月在海南举办的学术会议。再次回到家,李德威连站着都没力气了。再一次住院、化疗,在病房里依然坚持工作。夏芳把他的笔记本电脑藏起来,李德威大发脾气。他一刻也离不开工作和思考。
老同学去病房探望,劝他放下电脑放下科研,好好养身体。李德威说:“如果人这一辈子不能做点有益的事,那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为何他的理论至今无定论,学术界却一致纪念他?
——“在他身上看不到一点点现代人常有的功利行为”
李德威纪念碑安放在冈底斯山腰上,海拔4000米。
“他早就是半个西藏人了。比我们跑得还快,一天能步行50公里山路。”和李德威合作多年的西藏地勘局巴桑次仁说。
高原科考28年,行程8万公里,与板块较劲,与命运较劲,青藏高原是李德威梦开始的地方。
1990年,李德威第一次到青藏高原科考。他发现,不少高原现象用西方经典的板块学说解释不通。经过几年调查,他在30岁时提出“层流构造假说”,系统解释了青藏高原上各种地质构造现象。面对学界的不理解,他用更多的科考数据支撑自己的理论。从那年起,他每年都要花上几个月在高原奔走。他曾跟同事打趣道:“说我是‘挑战板块学说第一人’,不敢当;当个‘颠覆学说第一人’,有信心!”
李德威去世后,学术界刷新了对他的认识。他的“层流构造假说”至今无定论,是什么让学术界对他刮目相看?
“国内构造地质学的一个网络群上一致认为,像他这样具有独立思考、富有创新意识的科学家太少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王国灿说。
“他对真理有执着的追求,对大地构造有独特的见解,在他身上看不到一点点现代人常有的功利行为,这也使我们的友谊在激烈的科学讨论和争论中建立起来了。”知名青藏高原研究专家、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尹安说,“我失去了一位挚友,地质界也失去了一个把一生贡献给地质的人。”
“他是少有的为了单纯的科学梦想勇于探索的人。”李德威的老师杨巍然教授这样评价说,他不追求发论文、不追求评职称,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那些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事业中去。
“他不畏艰苦,永远跑在科考队伍最前面,永远把最危险、最长的路线留给自己。”同事张雄华回忆,李德威曾制作西藏定结县和陈塘镇的图幅,这个图幅是他用脚量出来的。在海拔5000多米的山上扎营,有时进入无人区。饿了吃干粮,困了睡羊圈,这样的勘查,他从不言苦。
“地矿业不景气的时代,很多人下海了,他没有随波逐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说,李德威具有时代期盼的崇高精神。今年5月病重期间,他仍从医院回到学校,参加自己的博士生答辩。
为何身在高冷的地矿学界,他的声望却广布到了全社会?
——李德威的QQ签名:“思问题所急,想国家所需”
拉萨河谷不远处的驱龙铜矿,探明储量千万吨。24年前,李德威撰文预言该区域存在大型铜矿。6年后,这座斑岩铜矿被发现并建成开采。
拉萨河悠悠流向雅鲁藏布江。站在河边,刘德民副教授向众人回顾李德威的科研往事。他说,冈底斯山是李德威预测矿产地之一,雅鲁藏布江是他质疑板块构造学说地之一,喜马拉雅山是他提出下地壳层流假说地之一。“青藏高原就是李德威教授的实验室,他对青藏高原感情很深。”
地质学高冷、辛苦,不易进入大众视野。李德威去世后,他的研究却成了热议话题,是什么点燃了大众的兴趣?
“思问题所急,想国家所需”,这是李德威的QQ签名,或许也是答案之一。从他的学术之路,能看到清晰的家国情怀脉络。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组织专家组,李德威第一时间报名参加。灾区景象刺痛了他,他开始把研究地震机理和预测视为自己的责任。
“说干就干,没有经费就自筹资金,有危险也要冲在前。”2009年,李德威带学生在龙门山断裂带科考,硕士生朱萌划船过湖遇到危险,他不顾堰塞湖边坡不断滑落的碎石,跳入冰冷的湖水游了3公里,将受困学生带到安全地带。2010年玉树地震发生,李德威次日就自费奔赴现场。
“想国家的事,掏自己的钱,李德威是这样一个人。”同事曾佑勋教授介绍,地震可否预报本无定论,但李德威甘愿把“冷板凳坐热”。这几年他自筹百万元资金搞地震预测研究,付出大量心血。
李德威设想,如果把地下聚集的热能提前、缓慢地释放掉,就可以降低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和破坏性。与此同时,提取出来的地热能还可以利用,这样的研究前景让他兴奋不已。
海南北部是否存在可利用的优质干热岩?中国地质工作者一直在探寻。
在海南省澄迈县老城镇的空地上,一口干热岩开发试验井在等待更多科学家前来探寻。这是今年3月,李德威团队钻探出的我国南部地区第一口干热岩开发试验井。
“他是个固执又讲理的人。”中石油渤海钻探公司的董宏伟记得,现场作业的66天,李德威5次来到现场。他对如何给钻井测温、每天何时测温、用什么工具测温作了近乎苛刻的规定;施工遇到瓶颈时,他果断改变钻头角度,成功钻获温度超过185℃的高温干热岩。
李德威关注的干热岩已进入国家视野。就在他病逝当天,科技部正式下发了干热岩地热项目的申请指南。在他去世后第三天,刘德民与14名干热岩团队成员召开科研组会,布置了后续研究任务。
“我们不会忘记他最后的牵挂。”李德威指导过的百名博士生、硕士生也将加入相关研究,以早日完成他的心愿——“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
长江日报记者杨佳峰 蔡木子
(作者: 编辑: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