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科教新闻

挑战“板块构造假说”第一人湖北教授李德威辞世 弥留之际用力写下10个字

发布时间:2018-09-16 09:40:17来源: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讯(记者杨佳峰)“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9月15日中午,在武昌一居民小区,30多名地质学界专家学者和学生拥挤在恩师李德威教授灵位前,重温李德威生前留下的这10个字,心潮起伏,情难自已。

14日中午12时25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著名构造地质学家李德威教授因病逝世,享年56岁,在不能言语的弥留之际,躺在ICU(重症监护室)病床上的他借来护士的笔颤抖着写下了“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10个大字,第一次写出来的字护士不大认识,李德威使尽力气写了第二次。

“李老师在‘干热岩’的研究上没做完,留下了遗憾,所以用这10个字来鼓励大家继续下去。”现场李德威教授的大弟子、地大地学院副教授刘德民向长江日报记者分析这十个字的背后深意。刘德民说,在地下很深的地方,岩石温度可以达到180摄氏度以上,这种热能源属于无污染的清洁能源,也是第三次能源革命的新能源,理论上地球深部有很多这种能源,过去地热多用于温泉、取暖等,利用率不高,李老师的设想是大规模利用,尤其是在发电领域。“弥留之际还牵挂这件事,忧国忧民的情怀可见一斑。”李德威教授的弟子无不哽咽叹息。

李德威1962年6月1日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市,32岁被破格提升为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始终奋战在地质一线,提出“层流构造假说”,被誉为挑战“板块构造假说”的第一人。

“即使在医院,李教授也没有放下科研。”刘德民回忆,9月9日,他还和李德威老师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共10多人在普仁医院李老师病房开了“组会”,每个人就自己的学业进展、科研项目进行了汇报,当时李老师说话已很吃力,但还是一对一地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回复指导。“当时我汇报了‘干热岩’的研究情况,并提出遇到的问题,李老师一一作答后提出下一步研究思路。”

李德威教授的夫人夏芳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目睹了丈夫住院时还不忘工作的状态心疼不已。“同事来医院看他,当时他已浮肿得很厉害,艰难地握了手。他一见到同事说的却是项目的人员安排,他说自己已经没力气了,希望学校能继续把事情办成。”夏芳回忆,当时李德威的病情十分严重,他患的嗜血细胞综合征,怕感染,需要隔离,但他不听,不断召集学生来论证项目。

让夏芳欣慰的是,过去一家三口,分居三地。儿子在北京学围棋、上大学;爱人常年在青藏高原科考;家里经常就她一个人。直到爱人病了,一家人团聚在病房,过了一段时期“温馨”日子。

满目疮痍的灾区景象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要让地震预报成为可能

科考中11次遭遇危险

就是在团聚的日子里,儿子李喆意外收到父亲李德威的礼物:科考中自己遇到的11次危险经历的录音。

李喆一口气听完了父亲的遇险经历,非常震撼,没想到文弱的父亲在科研中是一个奋不顾身的英雄。而母亲居然被蒙在鼓里,从未听说过父亲遭遇的生命危险。

就读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的李喆对父亲的这份礼物沉思良久,这位获得过全国围棋冠军的小伙子认为父亲的礼物是让他知道:为了理想和事业,需要勇敢无惧。

李德威究竟遇到什么样的危险呢?“几次与死亡擦肩而过。”有几次危险,刘德民也在现场,他回忆:2000年,他和李德威教授一起在藏南科考,在溜索穿越雅鲁藏布江时,李教授突然卡在中间,悬挂在30米高的江面上,进退两难一个多小时。李教授发现是索道因起毛被卡,最终手动脱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还有一次是在可可西里野牛沟,大家误入牦牛群,因为李教授穿的是红色外套,顷刻被野牦牛包围,危急万分之时,大家让李教授将外套反穿,变成黑色外套,才逃脱野牦牛包围。

李德威教授的弟子、地大协同创新中心李正汉老师介绍:李德威研究青藏高原近30年,行程超8万公里。

1990年,李德威参加了李紫金教授负责的“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大比例尺成矿预测”,发现了许多与地质构造学说相矛盾的现象。为了弄清原因,从那时开始,他每年都要花3至4个月的时间奔波在青藏高原。饿了就吃干粮,困了就睡岩缝。精瘦的李德威因为善于爬山被研究青藏高原的老专家莫宣学院士戏称为“小山羊”,“一起出去考察,最长最难爬的线路都是他在跑”。

自费奔赴地震灾区救灾考察

2008年,震惊中外的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组织科技赈灾专家组,李德威教授第一时间报名,奔赴灾区开展调查工作,为抗震救灾提供了第一手地质灾害隐患调查资料和切实可行的建议。在灾区调查过程中,李德威教授冒着生命危险,不辞辛劳与时间赛跑,为挽救更多的生命尽了一切努力。满目疮痍的灾区景象深深地刺痛了李德威教授的心,他说,地震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太巨大了,一定要想办法研究预测地震。从此,他自筹经费开始研究地震机理和预测技术。李教授还积极地向社会公众普及地震科学知识。2010年,由李德威教授主讲的《让地震预报成为可能》电视专题片获得中国科教影视“科蕾奖”二等奖,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2010年玉树地震发生后第二天,他再一次自费奔赴现场。2011年和2012年,李德威教授以执行主席身份参加了香山科学会议,与参会专家讨论地震预测的技术手段。此后几年,李德威教授提出陆内地震的热流体撞击成因假说、地震及关联灾害监测、预测思想与方法,并发表了一系列地震相关论文,对芦山、鲁甸、景谷、康定等强震进行了准确的中、长期预测。

李德威教授提出的地震成因理论认为,地震与地下热能和热流体的局部聚集有关。如果把地下聚集的热能提前、缓慢地释放掉,就可以降低地震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地震的震级和破坏性。同时,提取出来的地热能还可以供我们使用。

不追论文追梦想

经过多年实地调查,1992年,李德威提出了以盆山耦合、下地壳流动为核心的“层流构造假说”,一举打破“板块构造假说”,以非常简洁的模式和合理的动力来源完整地解释了青藏高原上的各种现象。此后,李德威相继又提出了洋陆耦合、多级循环、四维动态成矿和地震热流体成因等创新理论,建立了盆山与洋陆耦合的地球内部系统动力学,和地核与太阳能共同驱动的多级循环地球系统动力学,初步形成了一套以青藏高原为基地的地学理论系统。

“他是少有的为了单纯的科学梦想而勇于探索的人。”李德威的导师、构造专家杨巍然教授说。在他刚提出“层流构造假说”的时候,有很多人私下议论,“一个教授,不把心思放在SCI论文上,却固执地搞什么科学理论创新。”甚至认为其理论是“天方夜谭”,但他从不在乎别人的议论,更不愿随波逐流。

2017年至2018年,李德威教授根据其创新干热岩系统理论,锁定了琼北地区作为干热岩重点勘查区,设计实施了一口干热岩开发实验井,钻遇超过185℃的高温干热岩并获取了其岩芯和测井资料。2018年5月,李德威教授在海南组织召开了“干热岩选区、勘探和开发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极大地鼓舞了地热界同仁与新能源相关企业的研究与投资热情。李德威教授的工作成果为海南干热岩发电及综合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干热岩勘查、开发探索出一条新的思路。

(长江日报记者杨佳峰)